年度报告
2019-2020年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15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696

 

学校概况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2

(二)本科专业设置 2

(三)在校生情况 3

1.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3

2.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3

(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4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4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4

1.师资结构 4

2.生师比 6

(二)教师教学投入情况 6

1.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6

2.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6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1.教学经费投入情况介绍 6

2.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6

3.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6

4.生均实践经费 7

(四)教学设施投入情况 7

1.教学设施投入情况介绍 7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7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7

4.教学用房 7

5.信息资源 7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8

(一)专业建设 8

(二)课程建设 9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 9

2.学院开设课程总门数 10

(三)教材建设情况 10

(四)教学过程与改革情况 11

1、教学改革情况介绍 11

2、课堂教学情况介绍 12

3.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2

4.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4

5、实践教学情况介绍 15

6、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15

7.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介绍 15

四、质量保障体系 16

(一)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 16

(二)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 16

(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7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情况 17

2.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情况 18

五、学生学习效果 19

(一)学习效果与满意度 19

1.本科生学习情况 19

2.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及学位授予率 19

3.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20

4.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 20

5.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 21

(二)就业与发展 21

1.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与就业率 21

2.升学及国外留学情况 22

3.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调查方法 22

4.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调查结果 23

(三)毕业生成就 23

六、特色与问题 23

(一)本科教育教学特色 23

1.铸魂育人立德为先 教育引导贯穿始终 23

2.目标培养国家紧缺人才 多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4

3 .强实践 能力培养常抓不懈 25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6

1.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凝练 26

2.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 26

3.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7

 

 

学校概况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报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的一所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立学院。办学18年以来,学院秉承励志修德,勤学创新校训精神,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院校为办学定位,依托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武汉科技大学综合办学优势,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校园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东湖之滨,占地1270余亩,坐拥湖光山色,尽享武汉著名景点“东湖绿道”秀丽风光。校舍建筑面积446242平方米,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学院建有78个实验实训室,教学实验仪器设备7981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4.8万余册,电子图书6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目前开办34个本科及13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专业获批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既是“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又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土木工程”和“护理学”4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道德与健康》和《魅力武汉城市圈(英语)》 两门公开课程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医学部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建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理学实习实训基地”被授予“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医学部“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授予“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9-2020学年,学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为办人民满意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学院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紧贴社会需求有规划,专业建设措施到位有成效。探索并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共有3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目前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专业13个占38.24 %、理学专业4个占11.76 %、文学专业3个占8.82 %、经济学专业1个占2.94 %、管理学专业9个占26.47 %、艺术学专业4个占11.76%。具体如表1所示:

 

 

1.1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科结构分布图

 

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校内专业一览表

序号

学科

专业数

专业名称

1

工学

13

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汽车服务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

管理学

9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3

文学

3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4

理学

2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

5

经济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6

医学

2

护理学、 药物制剂

7

艺术学

4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

(三)在校生情况

1.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2019-2020学年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078人,其中本科生10917人,专科生3161人,本科生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77.55%。具体如表2所示。

 

2  各类学生人数一览表

普通本科生数

普通高职(含专科)生数

10917

3161

 2.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77.55%。

(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2942人,实际录取本科生2942人(其中湖北省2171),报到2831(其中湖北省2114),报到率为96.23%(其中湖北省报到率为97.37%)。
    湖北省普通本科生源较好,文理科录取平均分(文科456分、理科436)较湖北省批次线分别高出了30分和41分,文科投档线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第15,理科投档线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第15名。
    外省生源继续保持良好局面。其中录取平均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30分以上的省市区的文科13个、理科17个;录取平均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50分以上的省市区文科8个、理科8个;录取平均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75分以上的省市区文科0个、理科4个。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资结构 

学院有专任教师746人、外聘教师192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3人,占自有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3.91%;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03人,占自有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7.42%。

全院教师队伍数量及结构如表1所示。

 

 

1  教师队伍数量及结构一览表

 

项目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746

\

192

\

职称

正高级

61

8.18%

21

10.94%

副高级

192

25.74%

135

70.31%

中级

285

38.20%

34

17.71%

初级及以下

208

27.88%

2

1.04%

最高学位

博士

43

5.76%

27

14.06%

硕士

558

74.80%

62

32.29%

学士及以下

145

19.44%

103

53.65%

年龄

35岁以下

234

31.37%

3

1.56%

35-44岁

319

42.76%

80

41.67%

45-54岁

51

6.84%

82

42.71%

55岁及以上

142

19.03%

27

14.06%

全院各专业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及职称结构如表2所示。

 

 2  各专业自有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及职称结构一览表

专业

合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未定职级

总    计

746

61

192

285

76

132

其中:女

493

12

98

224

60

99

哲学

18

1

2

5

6

4

经济学

37

2

1

12

5

17

法学

5

0

0

1

2

2

教育学

38

4

5

15

8

6

其中:体育

19

2

4

11

0

2

文学

138

2

31

69

13

23

其中:外语

131

2

30

67

13

19

历史学

3

1

2

0

0

0

理学

118

7

39

52

3

17

工学

225

26

68

76

22

33

其中:计算机

74

6

24

24

12

8

农学

1

0

0

1

0

0

其中:林学

0

0

0

0

0

0

医学

49

6

13

19

5

6

管理学

88

9

21

32

8

18

艺术学

26

3

10

3

4

6

 

2.生师比

专任教师809人,按折合学生数14078计算,生师比是17.4: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542人,占比67%;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57人,具有副高级职务190人,具有高级职务人数总计247人,占比30.53%。目前辅导员74人,生师比190:1,符合教育主管部门要求。

(二)教师教学投入情况

1.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2018-2019学年,主讲本科理论课程教师共407人,100%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1)主讲本科课程专职教授占专职教授总数比例

截止到2019年9月,学院有专职教授61人、副教授192人,其中15名正、副教授是2019年7月以后进校。在2019-2020学年度内,学院可承担本科教学的正、副教授人数为183人;实际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有40人,副教授有143人,合计183人。因此,学院在2018-2019学年度主讲本科课程专职教授占专职教授总数比例为100%。

2)专职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比例

2019-2020学年,学院总计有课程3,825门次,本科课程中由专职正、副教授授课有1,045门次,占课程总门次的27.32%。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教学经费投入情况介绍

2019财政年度,学校学费收入为18836.51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为24608.68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额(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为13.42%,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

2.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019年,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023.86元(以折合学生数14078人计算)。

3.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为1385.38万元,其中,教学改革支出128.36万元,专业建设支出20.44万元。

4.生均实践经费

实验经费支出为298.36万元,生均实验经费为218.99元。

实习经费支出为508.54万元,生均实习经费为373.27元。

(以折合学生数14078人计算)。

 

(四)教学设施投入情况

1.教学设施投入情况介绍

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均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利用率高较高。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981.6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669.02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69.58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9.89%。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截至2019年9月底,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占地面积16969㎡,阅览室座位数20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4.8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1.53册。当年新增5万册,生均年进纸质图书3.66册。图书馆还拥有电子期刊5468册。

4.教学用房

学校总占地面积1270亩,绿化用地面积为133835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46242m2。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284289m2,其中教室面积82128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79147.90m2。

按全日制在校生14078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60.1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31.69m2/生),生均绿化面积为9.82(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0.2(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5.80(m2/生)。

 

3 各类教学用房情况一览表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1270(亩)

60.1

建筑面积

446242(m2)

31.69(m2/生)

绿化面积

133835

9.8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84289.90

20.2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79147.90

5.80

5.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300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5223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739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500GB。信息化工作人员4人。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针,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院+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院高度重视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组织各学部骨干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领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9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开展校内遴选,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培育,重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完成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护理学专业完成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深化专业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凝练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专业今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教学团队以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学院本科教育立德树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高等学院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工作抓手。通过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学院“双一流”建设以及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和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育人水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绿色建筑”课程群教学团队、护理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今年喜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以 “规范、质量、有效、服务、专业”为目标,以抓实教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和教师培养为突破口,扎实为学生内涵式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获批省级首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适应社会需求,逐步拓展新专业。学院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严格规范新办专业的论证、申报、评审与建设。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三五”期间2016年增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2018年申请复招自动化专业,2019年申报增设专业为药学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和智能车辆专业。为了优化专业设置,新专业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依托学院优势学科,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为重点,制定《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课程发展规划》、《网络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档案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提出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划、标准、措施、评估等方面的要求,以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形成以核心课程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为引领,以网络课程为补充的课程资源建设体系。

课程建设规划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要支撑和服务于确立的专业能力,有明确的专业能力指向;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共同开设应用型课程;三是积极推进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利用MOOC及 SPOC课程推动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规划有效执行。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高教厅函[2019]44号)要求,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各学部申报一流课程,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推选《计算机基础》、《英语语言学》、《C语言程序设计》3门课程至省教育厅参加省级一流课程评选;本学年组织申报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通过遴选和审批有9门课程获批立项;组织完成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期检查4项,协调完成3门精品课程录制及上线工作。

学院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和应用,选用超星泛雅在线课程平台,持续推进校级通识选修课改革。本学年选取超星泛雅在线学习平台450门课程,为院学生的提供了充足的选课机会。同时,邀请了超星公司技术人员对院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各学部骨干教师进行了多次专门的技术培训,为广大教师后期进行 MOOC 、SPOC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截止到2019年11月我院教师创建课程数达410门,参与学生人数达35158人次,单门课程学习访问量最高的是外语学部的课程《英美社会与文化》,学生学习访问量达到51417次。学院跟超星尔雅、蓝墨云端合作开设网络在线课程,多门课程开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聂玉峰老师负责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在楚客联盟和超星学银在线平台运行情况良好,本课程在学院内运行三学期后已被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昌工学院等其他高校选用,选课学生达1064人。

学院注重交流和学习,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新思路,组织教师赴兄弟院校和各类教育研究协会进行课程建设工作调研,经过调研学习,进一步厘清了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学院也多次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就课程转型升级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方法进行了交流。

2.学院开设课程总门数

2019-2020学年,学院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1,340门、4,211门次。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4 全院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课程门次数

双语课程门数

平均学时数

平均班规模(人)

专业课

859

2,528

46

32.62

49.81

公共必修课

36

1,232

0

33.45

63.28

公共选修课

445

451

0

21.43

160.19

合  计

1,340

4,211

46

/

/

(三)教材建设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使用的工作,2019年出台《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及《教材使用管理规定》,要求教材选用遵循适用、择优、时效、一致性原则,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或修订版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自编教材上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近三年教师主编、参编教材25部;自编讲义5部,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鼓励物化教改成果,编写高水平并有本院办学特色的优质教材;重点支持与企业行业合作编写教材或教学讲义重视各类教辅资料的建设,特别是实验实训教学系列教辅资料的编写。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9]6号)的文件要求,学院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贯彻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规定,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组织公共课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工程学部开展“马工程”教材系列研讨活动,加强“马工程”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工作,确保“马工程”教材符合教育部的规定要求。

(四)教学过程与改革情况

1、教学改革情况介绍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具体如下:

1)教学方法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倡导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2)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教学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在科学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好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推动师生网上交流与互动,提升学院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3)教学资源的改革。教学资源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课件里,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加强对现有课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重立项、轻建设的问题,充分发挥已建成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的示范带动作用。

4)推进课程考核改革。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注重对学生动手、动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探索课程“嵌入式”考核方式。强化课程过程性考核,鼓励考核形式多样化,努力做好过程考核记录;加强总结性考核,题型设计要不断创新,考核内容要宽厚兼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5)产学研合的改革。校企共同开设相应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接岗位需求、对接新技术、新要求的课程安排由企(行)业技术(管理)人员集中授课,依托合作企业,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讲授专业课程,在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开展分大类培养、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因用施教,培养层次分明、特色鲜明、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年度在教学改革研究上各类立项项目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项目2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5项;院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40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项。在积极组织各类项目申报的同时,学院也十分重视各类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做到即重立项也重结题。本年度组织完成结题验收院教研项目54项,中期检查院级教研项目42项,同时正在组织29项纵向教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2、课堂教学情况介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送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落地。2018年学院与超星公司联合开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线课程平台”,通过教师推送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信息化水平和课堂质量明显提高。2018-2019学年,教师在“在线课程平台”上传课程资料4488个、章节总数3932个、下达任务1080个、章节资源1350个;课程建设的资源主要为视频、音频、图书和文档类;学生总访问量达1121万次,人均查阅资源542次。

学院课程规模情况如表5所示。

 

5  全院课程规模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门次数

课程规模

30人及以下课程门次数

31-60人课程门次数

61-90人课程门次数

90人以上课程门次数

专业课

2,388

502

1,144

600

142

公共必修课

1,063

72

702

107

182

公共选修课

374

258

54

32

30

合  计

3,825

832

1,900

739

354

3.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019-2020学年,本科34个专业中实践教学学分占各专业总学分比例情况,如表6所示。

 

6 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分

其中

实践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备注

1

财务管理

175

14

8.00%

 

2

城乡规划

179.5

23

12.81%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54

12.5

8.12%

 

4

电子商务

167

11

6.59%

 

5

动画

145

8

5.52%

 

6

服装与服饰设计

144.5

13

9.00%

 

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70

18

10.59%

 

8

工程管理

166

19.5

11.75%

 

9

工程造价(理)

66.5

17

25.56%

 

工程造价(文)

94

4.5

4.79%

 

10

工商管理

173.5

17

9.80%

 

1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61

7

4.35%

 

12

护理学

146.5

12.5

8.53%

 

13

环境工程

172

18

10.47%

 

14

环境设计

145.5

9

6.19%

 

15

会计学

172.5

15

8.70%

 

16

机械电子工程

167

13.5

8.08%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3.5

9

5.86%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72.5

14

8.12%

 

19

建筑学

208

31

14.90%

 

20

汽车服务工程

171.5

16

9.33%

 

21

人力资源管理

161

17

10.56%

 

22

日语

164

4

2.44%

 

23

软件工程

166.5

14

8.41%

 

24

商务英语

167

9

5.39%

 

25

市场营销

171.5

20

11.66%

 

26

视觉传达设计

143.5

10

6.97%

 

27

土木工程(A1房建设计方向)

173

20.5

11.85%

 

土木工程(A2路桥设计方向)

179

22

12.29%

 

土木工程(B1房建施工管理方向)

169

22

13.02%

 

土木工程(B2路桥施工管理方向)

53

2

3.77%

 

28

物流管理

170

11

6.47%

 

2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72

12

6.98%

 

30

信息与计算科学

173

15

8.67%

 

31

药物制剂

164

20.5

12.50%

 

32

英语

168

11

6.55%

 

33

应用化学(制药方向)

159

18.5

11.64%

 

34

自动化

88

 

0.00%

2018年开始招生

4.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019-2020学年,本科34个专业中选修课学分占各专业总学分比例情况,如表7所示。

 

7 分专业选修课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分

其中

选修课学分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备注

1

财务管理

175

35.5

20.29%

 

2

城乡规划

179.5

24

13.37%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54

23.5

15.26%

 

4

电子商务

167

20

11.98%

 

5

动画

145

22

15.17%

 

6

服装与服饰设计

144.5

20

13.84%

 

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70

27

15.88%

 

8

工程管理

166

26

15.66%

 

9

工程造价(理)

66.5

24

36.09%

 

工程造价(文)

94

/

/

 

10

工商管理

173.5

41.5

23.92%

 

1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61

29.5

18.32%

 

12

护理学

146.5

26

17.75%

 

13

环境工程

172

26.5

15.41%

 

14

环境设计

145.5

22

15.12%

 

15

会计学

172.5

30.5

17.68%

 

16

机械电子工程

167

25.5

15.27%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3.5

26

16.94%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72.5

30

17.39%

 

19

建筑学

208

27

12.98%

 

20

汽车服务工程

171.5

34

19.83%

 

21

人力资源管理

161

29.5

18.32%

 

22

日语

164

24

14.63%

 

23

软件工程

166.5

21

12.61%

 

24

商务英语

167

32

19.16%

 

25

市场营销

171.5

32.5

18.95%

 

26

视觉传达设计

143.5

25

17.42%

 

27

土木工程(A1房建设计方向)

173

44.5

25.72%

 

土木工程(A2路桥设计方向)

179

43.5

24.30%

 

土木工程(B1房建施工管理方向)

169

39

23.08%

 

土木工程(B2路桥施工管理方向)

53

4

7.55%

 

28

物流管理

170

31.5

18.53%

 

2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72

27.5

15.99%

 

30

信息与计算科学

173

30.5

17.63%

 

31

药物制剂

164

22.5

13.72%

 

32

英语

168

30

17.86%

 

33

应用化学(制药方向)

159

22.5

14.15%

 

34

自动化

88

2

2.27%

2018年开始招生

 

5、实践教学情况介绍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实习实训场所不固定、学生分散难以及时监管、不能实现实践过程评价等难题,学院促进科学合理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并于2018年起运用实习实训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友邦)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该平台建立了师生间泛在信息交流渠道,实现实训实时信息获取、及时互动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效能,使实践教学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和及时管理方面发展。

学年,本科生开设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共计168门。学院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6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706人次。各学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如表8所示。

8 各学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

序号

学部名称

实习基地数量

当年接纳学生总数(人次)

1

外语学部

15

134

2

医学部

15

192

3

信息工程学部

15

159

4

机电工程学部

24

118

5

艺术学部

21

693

6

经济与管理学部

35

221

7

城建学部

11

189

合  计

136

1,706

 

6、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学年,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选了2569道选题做毕业设计(论文)。我院共有343名专职教师和30名外聘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专职指导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为139人,占全体指导教师总人数的40.52%,外聘教师中2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人为讲师。

每位教师最多指导学生人数为8人。

7.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介绍

创新创业教育已在2019年纳入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分别设置不低于2学分创新创业专业必选课,要求通识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累计不少于7学分。学院将创新创业活动作为学生第二课堂主要抓手,认定为社团活动、实践实训的重要项目;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要求教学中体现创新创业的要素,且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的文件中明确要求教师课余必须指导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辅导等;在毕业班就业指导课中尤其突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本学年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在第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名师工作室开展木艺文创产品开发的创新创业项目、第一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及“青山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合计获奖62人次, 1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比赛中荣获国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文件,“基于hi3516cv500芯片图像处理AI应用研究”等5个项目获批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文件,“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邻避”效应产生及应对措施分析”等15个项目获批2019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形成了由教学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学部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坚持贯彻落实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干部领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学生早晚自习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多渠道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学院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上的关键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聘请专家,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案、抽查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试卷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坚持“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工作原则,在了解、反馈教学质量信息的同时,重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把好教学质量关。

学院督导组通过抽样听课、教学检查等活动,评价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研究教学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同时对各教学单位的质量监控工作进行指导。

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学部领导干部每学期都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对教师教学质量实施督导。

(二)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

 学院“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均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学院历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明确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学院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发展、学业需求和职业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立德树人、产教融合、能力本位、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教务处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广泛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从“培养方案框架”、“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安排与要求”等方面进行指导,完成了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具体表现在:

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产教融合原则。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切实开展校企(地)合作、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地)协同育人模式,努力探索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结合的校企(地)联合培养机制。

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尊重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能力为本,基础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基础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发展能力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达到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质要求和服务面向的不同,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特色发展合理定位,分类指导。

(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情况

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构建了“全面监控、多元评价、考核激励、持续改进”的教学监控运行机制.

1)坚持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坚持对期初、期中、期末的课堂教学、期末考试、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实习实训教学等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学年,教学检查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考场纪律、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等,常规教学检查贯穿教学全过程,达到了多层次、全方位监控目的。各种检查结果信息及时向各学部进行情况通报,使发现的教学问题得到快速妥善处理.

(2)督导听课全覆盖。学院组织多场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不断健全督导工作制度,全面督查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全年度听课量达到1237个课时,做到了对任课教师施行全覆盖听课,每名专职教师至少被听课了两次,每名兼职教师至少被听课了一次.2018年教务处会同院督导组对全院试卷、届毕业论文进行了专项检查,对2019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过程进行了全覆盖专项检查。
   (3)多元评价,持续改进。每年度,教务处汇总“督导评分、学部评分、学生评教和教学平台反馈”等四方的评价结果作为全体任课教师本年度的教学效果结论,学院运用评价结果,表彰先进,帮扶后进,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2.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情况

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发布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填报工作的相关要求,学院组织专班,每年10-12月向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采集本科教学相关状态数据,并组织相关人员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中进行填报。学院发展与规划处根据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并督促整改。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效果与满意度

1.本科生学习情况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优良学风。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龙头,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引导师生广泛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不断拓展学生课外竞赛范围,学生参加各等级竞赛成绩斐然。2019-2020学年,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3977人次。特别是在“挑战杯”、“互联网+”竞赛中,年获奖数量级获奖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这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一项突出优势:在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8件参赛作品共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5在第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中,城院共申报作品495项,获银奖1项、铜奖2项、最佳设计奖1项、优秀创意奖1项。

 

9 学生学习成果统计

项目

奖项

人次

创新创业类获奖

55

270

大学生科研成果奖

1

1

社会实践活动获奖

89

89

数学建模竞赛

2

6

文体活动获奖

15

15

英语竞赛获奖

329

329

社团获奖

13

13

挑战杯、创青春获奖

7

63

综合类获奖

21

92

2.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及学位授予率

2019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678人,实际毕业人2675人,毕业率为99.89%

学位授予率为99.89%。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1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学部

专业名称

学位类别

毕业率

学位授予率

城建学部

城乡规划

工学

100.00%

100.0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工程管理

管理学

100.00%

100.00%

工程造价

工学

100.00%

100.00%

环境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建筑学

工学

100.00%

100.00%

土木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机电工程学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100.00%

100.00%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100.00%

100.00%

汽车服务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经济与管理学部

财务管理

管理学

100.00%

100.00%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00.00%

10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100.00%

100.00%

会计学

管理学

99.37%

99.37%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100.00%

100.00%

市场营销

管理学

100.00%

100.00%

物流管理

管理学

100.00%

100.00%

外语学部

日语

文学

100.00%

100.00%

商务英语

文学

100.00%

100.00%

英语

文学

99.43%

99.43%

信息工程学部

电子商务

管理学

100.00%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100.00%

100.00%

软件工程

工学

100.00%

10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100.00%

100.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100.00%

100.00%

医学部

护理学

理学

100.00%

100.00%

药物制剂

理学

100.00%

100.00%

应用化学

理学

100.00%

100.00%

艺术学部

动画

艺术学

100.00%

100.00%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100.00%

100.00%

环境设计

艺术学

100.00%

100.00%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100.00%

100.00%

总计

99.89%

99.89%

3.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2018-2019学年,全校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2.97%

4.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

学校采用学生座谈会形式,面对面从课程建设效果、教师教学水平、学院专业排名及师生参与情况等方面调查学生学习满意度,测量、评估拉斯维加斯平台登陆3133主页教学培养质量。

5.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

据抽调研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近八成学生对课程表示满意,大一至大三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分别为89.6%、88.3%、88.2%;大一至大三学生对总体讲课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88.6%、87.8%、86.8%。

(二)就业与发展

1.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与就业率

截止2019年9月1日,2019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落实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达到95.01%。从就业去向来看,最主要的去向是“协议就业”(72.24%),其次是“升学”(12.43%)。毕业去向分布详见表11

 

11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一览表

就业去向(人)

就业去向(人)

总数

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

企业

部队

灵活就业

升学

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自主创业

其他

合计

2401

11

203

1633

17

206

314

8

9

0

学校所在区域(省)

1536

5

169

1046

5

126

172

6

7

0

非学校所在区域(省)

865

6

34

587

12

80

142

2

2

0

从就业质量来看,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为4473.77元,同时七成以上(74.14%)的本科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九成以上(90.59%)的本科毕业生对工作现状表示满意,八成以上(80.16%)本科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职业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见,本校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好。

从就业分布行业来看,2019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建筑业”(19.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04%)、制造业(10.95%)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7.74%)。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33个专业,有28个专业的就业率均处于90.00%以上;其中软件工程、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等11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00%,实现了完全就业。各专业就业率如表12所示。

 

12 2019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分布

专业

毕业生人数

已就业人数

初次就业率

软件工程

94

94

100.00%

电子商务

60

60

100.00%

视觉传达设计

60

60

100.00%

物流管理

43

43

100.00%

药物制剂

33

33

100.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28

28

100.00%

自动化

28

28

100.00%

应用化学

24

24

10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3

23

100.00%

汽车服务工程

22

22

100.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0

10

10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79

178

99.44%

环境设计

82

81

98.78%

护理学

172

168

97.67%

市场营销

38

37

97.3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0

107

97.27%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

35

97.22%

土木工程

153

148

96.73%

工商管理

104

100

96.15%

动画

26

25

96.15%

人力资源管理

43

41

95.35%

国际经济与贸易

79

75

94.94%

工程造价

202

191

94.55%

会计学

357

335

93.84%

日语

15

14

93.33%

财务管理

113

105

92.9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3

12

92.31%

英语

137

125

91.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5

74

87.06%

建筑学

51

43

84.31%

环境工程

24

20

83.33%

工程管理

44

34

77.27%

城乡规划

39

28

71.79%

 

2.升学及国外留学情况

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314人选择升学,其中国内考取研究生297人,出国留学17人,合计升学率达到12.43%。具体情况如表13所示。

 

13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及比例

本科毕业生总数

国内升学人数

留学人数

合计

占比

2527

297

17

314

12.43%

 

3.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调查方法

由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本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开展对本校毕业生的使用评价,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调查结果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满意度  

98.45%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满意,其中评价为“很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61.34%。其次是满意,占比30.93%。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养满意度

99.48%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政治素养感到满意,其中评价为“很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64.58%。其次是满意,占比28.12%。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水平满意度

97.94%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感到满意,其中评价为“很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57.73%。其次是满意,占比31.96%。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满意度

98.44%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感到满意,其中评价为“很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59.90%。其次是满意,占比29.17%。

(三)毕业生成就

办学18年来,学院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每年有数百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不乏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2%左右,在全国同类院校居于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0%以上,近几年就业率均超过了94%。

超过三成的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优质企事业单位。历届校友铭记“励志修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杰出校友层出不穷,在政、商、学等各界都有我院精英校友的身影。校友孙荣波已经成长为一名国家处级干部;校友洪震、陈诚陈晓日等,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已是身家过亿的企业掌门人;校友展巨宏毕业后考入昆明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现在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助理研究员;校友付存操,是武汉电视台知名主持人。

六、特色与问题

(一)本科教育教学特色

1.铸魂育人立德为先 教育引导贯穿始终

学院建立之初,就把“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作为立德教育第一课,摆在大学课程首位,引导每位刚进校的大学生“明大德”、“立大志”,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在心,打牢成长成材的第一根桩基。

1全面发挥思政课程主课堂的作用

深入挖掘思政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创新教学内容、编撰教学讲义等措施,将爱国主义、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成立特色政治社团——大学生党建会

以大面积吸引入党积极分子,同时通过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坚定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目前,学院大学生党建会已组织了120多个党章学习小组,共计4320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时政研讨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建教育形式上,党建会与时俱进建立了新媒体“落雁青马”微信公众号,迄今共聚集粉丝15632人,公众账号上的党建文章总阅读量达到52万次。  

2.多目标培养国家紧缺人才 多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1)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着力改善育人环境 

学校办学18年来,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勉励他们按照个人兴趣和志向,朝着自己心仪的目标奋力前行。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八年来,通过每年投入一千万元左右的资金,新建、改造现有实验室、图书馆,购置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目前实验设备仪器总值近亿元,有力地支撑各专业实验与实训教学活动。

2)以赛促教创建竞赛品牌 塑造争创第一的竞争风采

学校高度重视全国有影响的各类大赛,鼓励师生通过竞赛促进技能增长,激发潜在的创造力。目前,师生们在“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重要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466人次获奖,年获奖数量及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创出了学校的竞赛品牌。

3)创建“创新创业工作室”品牌 培育创新创业能手

学院重视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发挥小型孵化器的功能,现在共有创新创业工作室16个。其中的突出代表有“管道机器人”、“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hellohouse(简居)共享住人集装箱”等创业团队,学院对这些团队分别给予场地、设备等专项支持,并为每个创业项目安排专业导师进行指导。目前,这些团队都在深挖有潜在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有的团队已经在社会上创出了效益,树立了品牌。

4)营造浓厚的育人成才氛围,助推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和高质量就业。学院在制度、奖励、场地、后勤保障上都为立志升学、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各种保障,营造了浓厚的育才氛围。每年有数百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升学出国率稳定攀升,平均达到11.72%;2019年升学出国率创历史新高,达到12.43%;考取公务员的人数也不断增长根据近三年学校上报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学校本科初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4.26%;经第三方咨询公司对用人单位的走访、问卷调查显示:学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获取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5%左右。

5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推动学生国际交流,输送学生到境外高校学习深造

目前学院与境外24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向英、法、美、日、韩、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派遣交流生。近几年境外高校短期学习、实习和攻读学位的学生达196人,使人才能够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国家战略服务。现在学生已有实现了海外就业,在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均有我院学生就业。学院护理专业与德国海斯特曼护理学院合作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毕业学生将在德国医疗机构就业。根据近三年学校上报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学校本科初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4.26%。学院还通过2+2、3+1等国际合作办学方式,鼓励学生到国外深造。学院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还在我院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阿联酋等国留学。此外,学生还通过台湾交换生项目,前往台湾姊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最长一年的交换学习,目前已有15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近几年,国内合作院校升学留学达177人,国外合作院校短期交流、游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约241人,境外实习就业人数达121人。

3 .强实践 能力培养常抓不懈 

1)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品牌 源源不断输送社会急需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实训实践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已稳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11个。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代表,与湖北省内外40余家三甲医院形成实习就业共建关系,其中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于2015年获批“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提供了优厚的校外实训条件,打造出实习实训基地的品牌特色。

其它各本科专业也极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别在长、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8+1”城市圈以及武汉市水务集团、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了一批有稳固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打造实践教学管理品牌 大幅提高实践实训管理效能

3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实习实训场所不固定、学生分散难以及时监管、不能实现实践过程评价等难题,学院通过引进信息化实习管理平台(校友邦)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科学合理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运用实习实训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友邦)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该平台建立了师生间泛在信息交流渠道,实现实训实时信息获取、及时互动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效能,使实践教学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和过程及时管理方面发展。

4.面对疫情 做到“停课不停学”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院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组织师生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做到“停课不停学”。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关于应对疫情延迟开学的教学组织方案》的安排,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20年2月25日正式开始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在线教学工作。

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线上教学优势,2月25日当天线上开课179门,为全院14078名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截止到6月30日,全校共开设734门课程,占该学期应开课程的91.77%;共计1425个课堂在线教学,参与学生14078人,主讲教师615人。

 

14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线上课程数据统计表

开课单位

课程数

课堂数

全校占比

主讲教师人数

城建学部

177

313

21.96%

67

公共课部

15

100

7.02%

109

机电工程学部

104

167

11.72%

46

经济与管理学部

119

260

18.25%

99

外语学部

80

179

12.56%

113

信息工程学部

90

173

12.14%

93

医学部

65

126

8.84%

51

艺术学部

84

107

7.51%

37

总计

734

1425

100.00%

615

回顾本次全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历,要促成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领导有力,积极部署线上教学方案

1月30日湖北省教育厅向省内各高校发出了《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学工作的通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收到该通知后,学院领导和各教学部门负责人立即就“线上教学组织方案”的制定召开网络视频工作会议。学院于2月1日制定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关于应对疫情延迟开学的教学组织方案》就线上课程要求、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教学组织方式做出具体部署。

各学部于2月5日向学院教务处上报了《学部落实学院教学组织方案的实施方案》,开始积极筹备网课课程资源,并定于2月25日向全院学生开放第一批网课资源,后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陆续分三批次上线了更多的网课。

2)加强多网络平台合作,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2018年以来,学院开始积极开展线上课程建设。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一流课程”建设中,学院与超星平台长期保持着合作。

在组织本次线上教学方案中,为保证线上教学工作的稳定,避免学生对教学平台过多产生困惑,学院主要加强与超星平台的合作,依托超星平台共建课728门。

同时,考虑到课程间不同的属性,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学院允许部分课程(特别是实践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平台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选择更适合本课程特点的线上教学平台,截止到6月30日,除超星平台以外,任课教师还在“大学英语We Learn”平台建课2门,“掌上高校”平台建课3门,“Vcase远程实训”平台建课1门。

3)大胆放权多措并举,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其它学校前期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高峰时段网络拥堵严重的问题,学院教务处在网课正式开课前,及时放权给参与线上教学的各位老师,允许老师们围绕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宗旨,根据各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状况,灵活多样的选择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4)主动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及时评估教学质量

网课开通一个月以后,学院教务处于三月份分别面向教师和非毕业班学生发放了《线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从师生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期望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的学习收获感和对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5697份,非毕业班学生共10652人,回收率53.48%;回收教师有效问卷228份。经统计分析,75%的学生和89%的教师对网络教学形式表示满意。学院教学部门及时组织教师交流网络教学经验,并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凝练

学院34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虽然在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现有的34个专业中,特色尚不够鲜明,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提升,省级教学成果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学院将努力本着明确重点、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夯实特色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行业为依托,以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为手段,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交融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行业更广泛、更紧密、深层次的合作,注重与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培育学院办学特色,提炼培育护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扎扎实实将这两个专业办成同类院校中的一流专业。

2.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是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尤其缺少中年学科带头人。学校需大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组建起较高水平学术队伍,成为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将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条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奖励机制,完善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和聘期考核,不断深化教师的忧患意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加大教科研项目资金投入,完善职称评审、骨干教师选拔、国内访问学者、赴境外学习等项目吸引人才,鼓励教师走出去,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

3.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办学资源,虽然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非常大,公办高校办学经费都比较宽裕。民办高校尚未有国家教育经费支持,相对而言办学经费比较困难。但学院始终优先保证教学需要,确保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在经费预算和执行时确保教学经费逐年稳步增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Copyright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拉斯维加斯平台登陆3133主页 地址: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黄家大湾1号 鄂ICP备2022000541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602000115号